巨匠集团BIM体系建设与运作模式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巨匠集团BIM体系建设与运作模式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前言

伴随的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技术的快速革新,国家政策不断的做出新的指示和要求,传统的建筑行业运作和管理模式也在逐步被新模式取代。这一系列的行业变革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势发展是企业生存之道,在建筑行业的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施工企业将面临着最大的困境是企业转型升级,需从传统的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跃升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平台中。而项目管理模式改革是施工企业的转型升级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项目管理模式,深化改革项目管控体系。

二、企业简介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巨匠集团”),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设计行业甲级资质,香港H股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至公司创建以来,创建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浙江省“钱江杯”、四川省“天府杯”等200余项优质工程。

三、BIM应用背景

自2011年以来,BIM技术一直被国家列为建筑行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中的重点技术,在2015年6月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施工企业对BIM技术应用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2016年的国家《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再次加快了BIM普及应用。我省也贯彻了国家对BIM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发展思路,多次强调了BIM技术对我省的建筑业发展中重要地位,先后颁发了关于BIM技术应用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和BIM技术相关应用标准等文件,嘉兴地区将BIM技术纳入到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分项中。与此同时,在其他的各省、市、自治区都对BIM技术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标准。

由此可见,BIM技术是规范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必将成为建筑业内全面推广与应用的大趋势,BIM技术全面应用是施工企业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四、BIM技术理解

我们认为在项目施工建造阶段中,BIM技术应被定义为项目管理工具或者是管控手段,利用BIM技术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等特性,综合分析项目施工、管理、技术、成本等信息参数,做到科学有效的组织施工,对项目施工建造管理过程的未知风险的管控,规避了以往粗放式产生管理模式下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为项目施工高效运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同时也为企业对项目管控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

五、企业BIM体系建设经验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对BIM技术应用体系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认为,施工企业BIM应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主要围绕人才、设备、组织、标准、方法、环境六个方面打造符合企业自身的BIM应用体系。

1、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BIM技术应用实施工作的主体部分,是决定了企业BIM实施应用推广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是要选择合适的“人才”。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经验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的了解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下的痛点、难点,知道BIM技术可以给项目管理过程中提供哪些帮助、解决哪些问题,正所谓是“对症下药”。其次要具有一定信息化思维的人,BIM技术本身是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一种体现,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项目管理。未来企业转型升级,迈向信息化企业,最终还是通过提高人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意识来改变管理行为。二是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培养BIM技术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BIM人才创新能力,加强BIM技术的人才储备,同时也在为企业的未来储备了一批会BIM技术的、懂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人才。

2、软硬件设备选择

软硬件设备既是BIM相关的软件和电脑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IM技术应用实现是通过软件和计算机共同支撑的,是BIM技术实现的根本载体。因此在软硬件设施投入上是必要的,但是投入更要合理有效。市场上BIM相关的软件产品很多,在应用功能实现上基本上大同小异,每个软件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吹捧自己的软件功能的优势、强大、效果好,但是我们在选择软件产品时要谨慎。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个:从长远考虑,所选择的软件产品的公司生命力要强。当前BIM软件产品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必定会有一批BIM软件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掉,那么带来的问题是,这些公司的软件后续的功能将停止迭代,这样应用BIM的企业势必会重新选择软件来替代。这样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困扰和麻烦。第二个:兼容性与开放性更高,BIM技术未来是企业信息化组成的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软件公司可以承揽掉企业信息化的任务,都是有多家软件和系统共同组成,如果没有较高的兼容性与开放性,肯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中数据链断裂,从而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3、组织构架建设

组织与制度建设是施工企业BIM实施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BIM实施的有力保障,规范的管理、高效的运作,离不开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保障机制。企业宜从岗位级、项目级、企业级做整体的规划,明确其各层级的组织管理流程、权限和责任,并且建议要纳入到

企业整体组织构架管理中。明确的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是BIM技术应用推动的一个载体,可以有效的驱动BIM技术应用推广,也是企业BIM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如果企业在建立自己的BIM技术团队或者部门时,只是给一个大框框,将会造成的权责分配不到位,工作分工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BIM技术应用推广。

4、实施应用标准建设

企业BIM标准体系的建设,对BIM技术应用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标准的制定是统一在建模阶段和应用实施阶段的规则,为整个BIM技术应用实施工作开展提供了高效、有序的保障。建立企业BIM建模标准,是为了统一信息输入与输出口径,更好进行数据信息共享和交互。建立符合企业自身BIM技术体系的应用标准,可以有效的提高BIM应用实施工作效率。通过建立应用实施标准的,不断规范企业BIM技术应用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

5、BIM推广思路和方法

方法是指企业或项目BIM技术实施与推广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思路,合理的推广方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BIM实施应用是否落地。在我们看来BIM技术只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工具和管控手段,而每个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相互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每个企业在推广BIM技术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管理需求和管理方式,寻找适合的BIM技术应用与推广方法论。

我司在BIM技术应用推广及发展过程中,公司层面上主要以先试点后推广、先简单后困难、先项目后公司、先当前后未来的总体规划思路,逐步打造和建设企业整体BIM体系。在项目应用层面上主要围绕“从简单做起——引起项目关注——融入项目管理;了解项目需求——快速体现价值——解决项目问题;分解应用点——制定实施步奏——实现应用目标”为基本原则,逐步加强项目BIM技术应用深度,提高与项目管理结合度,切实发挥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

根据当前的行业BIM发展速度,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企业BIM技术在推广力度和推广节奏上应加快速度。但是,结合当前企业BIM技术综合应用水平和存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BIM技术不宜采用“大跨步”式的提高推广和发展速度,宜采用“小步快走”的方式稳步的快速推进。应在“小步快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BIM技术在不同类型工程项目中的实施经验,以及在不同类型的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中摸索合理的推广普及方式。结合以上,BIM技术在全面推广过程中应采用分步实施。

6、打造良好应用环境

应用环境是指企业BIM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环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人为环境因素,当前阻碍BIM技术推广与发展的主要的因素是“人”的主观意识不接受,因此需要提高企业、项目部等相关人员BIM认知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BIM技术知识普及与宣贯。让相关人员认识到BIM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BIM技术将来在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在思想上主动接受BIM技术、认可BIM技术。二是企业政策环境,从企业政策上重视BIM技术发展,通过内部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强制要求,引起相关人员重视,提高相关人员及项目部的自主掌握BIM技术意识。

六、企业BIM技术运行模式

1、BIM技术研究院发展与现状

2015年10月我公司引进BIM技术,并成立了隶属技术管理部的BIM技术团队,并开始选择试点项目应用,2016年7月开始逐步推广,开始在多个试点项目推行BIM技术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BIM实施项目也在逐步增多,团队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BIM技术研究院,隶属企业技术中心的二级行政职能部门,团队规模由原有的7人扩张到20余人,在实施BIM项目从几个发展到十几个。截至当前,我司BIM技术研究院发展至今,已有专职BIM技术人员50余人规模,涉及到施工全过程实施应用BIM技术管理的项目(含已结束)约40余个,其中包括住宅、公建、厂房、市政管廊等不同类型工程。并获得了中国建筑行业协会“BIM大赛”、中国图文学会“龙图杯”、中国安装协会“安装之星”以及浙江省内多个奖项荣誉。此外,为了保证企业BIM技术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于2017年8月开始,BIM技术研究院在企业内部推行模拟“市场机制”(项目部自愿选择BIM技术是否应用),对企业内部项目全面推行有偿技术服务,同时开始承接企业外部BIM咨询服务业务,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2、BIM技术研究院组织构架

根据集团对BIM技术研究院定位要求,结合BIM技术研究院的业务形态,为了提升部门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BIM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BIM技术研究院下设五个专业实施管理组(如下图所示)。

(BIM技术研究院组织构架图)

根据BIM技术研究院的管理与发展需要,部门设置了主任和副主任、主任助理、BIM技术专员和BIM技术员等管理职务和岗位,BIM技术研究院由主任负责统筹协调、主持管理、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各专业实施管理组均有一位副主任负责专业内的统筹协调、组织分工等相关工作。

3、企业BIM标准建设

自成立BIM技术研究院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我们企业自身的BIM实施应用标准,通过对多个不同类型项目实施经验以和应用成果的总结,同时从中吸取教训和不足之处的前提下,开始逐步完善我们企业自己的BIM技术实施与应用标准,规范和统一了BIM实施应用标准和流程,将一些常规的应用点和应用流程进行了标准化、固化、常态化等,统一指导各项目BIM技术应用实施。逐步形成企业BIM技术标准化服务体系。

(BIM技术研究标准)

4、BIM技术研究院软硬件配备

从2015年公司引入BIM技术的前期阶段,我司组织人员最市场上较为主流的BIM软件公司进行了多方面考察与比选,结合当时企业对BIM技术的整体定位和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随着企业BIM技术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与其达成了企业层面的战略合作(如图)。随着后续企业BIM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我认识到,要扩大BIM技术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单靠某一家软件公司的BIM软件产品是无法满足需求的,现阶段的BIM技术的深入应用需要结合多方面软件的优势和特长来共同实现的,因此在以应用广联达BIM软件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司BIM技术应用体系和应用范围,又相继与品茗软、红瓦等软件科技公司相继合作,形成了我公司现有的BIM软件体系和应用方法。

广联达战略合作图

1)、广联达系列:BIM5D软件(PC端、Web端、移动端、“协筑”)、广联达算量二合一(GTJ)、机电建模软件(MagiCAD)、BIM审图软件、三维场地布置软件(GCB)、广联达计价软件、安装算量软件(GQI)、钢筋翻样软件……

2)、Autodesk系列:Autodesk Revit、Autodesk Navisworks、

3)、品茗系列:模板工程设计软件、外架工程设计软件

4)、钢结构建模:Takla 、犀牛

5)、辅助软件:红瓦、Sketchup、Lumion、Fuzor、3D MAX、CDR、Project ……

(软件构架图)

5、BIM技术研究有偿服务

随着我司BIM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应用效果和价值也在逐步的或者项目经理群体的认可,为了能够保障企业BIM技术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于2017年8月1日,BIM技术研究院正式开始全面对企业内部项目全面推行有偿技术服务,并结合我司当前的业务类型建立了企业内部的收费标准制度。

(收费通知发文)

在制定收费标准时,根据项目类型、规模、结构形式等特点,设置量难度调整系数和体量调整系数,在此基础之上,按项目建筑面积设置土建专业、安装专业、单点应用等BIM实施费基准价格。

6、项目BIM应用管理模式

(1)、业务前期阶段

工程项目中标之后,根据项目经理对BIM技术的需求和意愿,自行选择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是否应用BIM技术,若项目由应用BIM技术需求和意愿,由BIM技术研究院业务管理岗位人员与其对接洽谈,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工程总体定位、管理要求以及项目部管理过程中的重难点等,结合企业BIM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为依据,制定企业与项目部内部的BIM技术服务协议,并完成协议签订。

(2)、项目实施期阶段

待BIM技术服务项目业务确定之后,由部门将项目BIM技术服务工作分派到对应的各专业实施管理组,各专业实施管理组负责人根据项目BIM实施具体工作要求从组内选择合适的项目BIM实施人员,组建项目BIM实施团队并指定对应的项目BIM负责人。由专业实施管理组负责人、项目BIM团队协同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共同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方案、项目BIM实施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

项目基本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第一时间与项目部联系对接项目施工图纸,待施工确认版图纸收到后,项目BIM是团队人员先对项目施工图纸进行初步审查和梳理工作,并开始组织建立各专业模型、各阶段的场地布置模型以及梳理图纸问题形成建模报告等相关工作,及时完成与设计单位对接反馈建模报告中的图纸问题,和完成与项目部对接确认项目各阶段的场地布置方案,以及完成项目前期BIM技术应用的其他实施工作,为项目驻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项目具备了BIM人员驻场条件之后,组建的项目BIM团队将整体入驻待项目现场,并开始项目的施工过程的应用工作。

(BIM团队驻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实施管理组负责人要定期对项目BIM实施应用工作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定期的巡查和指导,并及时了解项目在BIM技术实施应用过程中存的重难点问题,并给出问题解决的指导意见和措施,同时,与项目主要负责人了解项目BIM实施工作情况、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和总体评价等,及时发聩到项目BIM实施团队和BIM技术研究院,为项目下一阶段的BIM技术实施提供改进的意见和目标。(过程中的具体的BIM实施应用工作不在赘述)

(3)后期阶段

待项目BIM技术过程服务工作完成之后,根据项目竣工模型和设计变更联系单,完成项目竣工图纸绘制工作,整理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变更签证、工程量、材料量等相关数据,配合项目部完成项目后期对分包、班组、供应商、业主单位等结算工作和备案工作。BIM驻场人员按照BIM技术研究院《BIM成果资料整理标准》,整理出项目BIM实施过程中的全套成果资料,并移交项目部签收和提交部门备案存档。同时项目BIM团队对项目总体BIM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分析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BIM实施应用的亮点、难点、效益以及存在不足之处,并组织BIM技术研究院和项目部人员,做BIM成果经验分享交流和总结汇报。

(BIM实施资料电子文件存档)

七、企业BIM项目平台集中化管理

随着企业内部BIM应用项目的逐渐增多,项目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在逐步提高,为了进一步利用好项目级BIM技术应用数据和信息,提供企业对项目管理效率和能力,我司与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企业级BIM管理系统平台。企业级BIM平台主要分为驾驶舱首页、经营动态、进度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集成协同管理功能。

(企业级BIM平台)

将所有在实施BIM技术应用项目通过项目级BIM5D协同管理平台PC端、网络端,将项目BIM实施过程中的生产形象进度、物资采购数据、项目月度产值数据、阶段性成本数据、质量安全数据、技术方案实施数据等实时的集成到企业级BIM系统平台中。

(项目级BIM5D平台网络端)

通过企业级BIM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实时的掌握项目各阶段的生产进度、材料采购量、物资消耗量、进度产值、进度计划、质量安全等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等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依据和管控能力。

八、企业BIM技术未来发展规划及目标

根据当前企业BIM应用发展势态,结合政府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将以“未来3年内,BIM技术在新开项目应用覆盖率达60%,未来5年内BIM技术在新开项目应用覆盖率达90%”为首要目标,重点以企业BIM技术研究院为“传力带”,将BIM技术逐步“转嫁”到项目部的管理团队中。以BIM应用研究院为主要核心,全力指导和培养项目部自己的BIM技术人员,协助项目部搭建项目级BIM技术团队为主要宗旨,大力发展项目级BIM技术力量,全面带动所有工程项目的BIM技术应用。后期企业BIM技术研究院,将以监管考核、审核指导、数据集成、数据分析、资料归档、技术创新、应用研发、标准制定等为主要发展思路,推动企业BIM技术全面发展。

此外,未来3年内将致力于探索企业信息化系统与企业BIM管理系统平台在数据交互和传递接口互通的方法,实现BIM系统数据与企业系统数据互通,以项目级BIM技术应用为信息抓手,实时有效的为企业信息化系统传递管理数据和信息,全力协助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对项目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在新的一轮发展中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