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思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方案的咨询和建设。产品涵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集团财务应用、主数据、大数据分析及移动互联应用等多个领域。为中国中铁定制开发的系统屡获殊荣,其中“中国中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获得2015年中国建筑业协会信息化案例评选“建筑行业信息化特优案例第一名”。
思源时代擅长结合建筑企业集团实际情况,提供相匹配的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企业数据资产规划及治理,将系统的分步建设和企业经营数据互联互通相结合,完美实现管理信息化整体方案落地。
思源时代拥有一批从事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包括熟悉业务的咨询设计团队、拥有技术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经验丰富的实施团队、用心服务的运维团队。
思源时代与北京交通大学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行业集团管理信息化及相配套的前沿信息技术研究。与学校共建的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研究小组组,邀请学校各院系涉及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管理会计、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教授加入,和擅长信息化方案落地的思源研发团队一起,致力于描绘建筑企业集团数字化管理生态蓝图。
思源时代专注于大型建筑行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建设十余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当今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已开始将数字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建筑行业亦步入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思源时代将和我们服务的建筑行业企业一起,共同努力,不断创新,谱写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的产品:
集团主数据管理平台
集团企业门户(PC版及移动版)
法律事务(合同及法务)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预算及成本管理系统
工程物资管理系统
工程机械管理系统
物资贸易协同平台
集团预算管理及报账(报销)平台
车辆、薪酬等专项管理系统
集团财务核算系统
资产、账龄、对账平台、报表等集团专项核算系统
集团增值税管理系统
集团业财共享平台
影像信息系统
集团统计信息系统
大数据分析平台
配套企业移动互联应用
生态共享智慧财务
(一) 产品介绍
以建设“业、财、资、税数字化生态圈”为理念的生态共享,实现了企业生态环境的数字化、协同化,预算管控和风险控制的双管齐下;在标准化数据及流程的基础上,实现了全业务自动制证、财务报表自动生成,形成了优质的大数据资产;基于生态共享建设的数据成果,实现了不同层级的管理指标分析,为管理会计转型和管理层精准决策提供了支撑。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为了解决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财务资源短缺的矛盾、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矛盾、企业发展风险的日益聚集与财务管控能力不足的矛盾。通过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将流程按照小组和岗位进行专业化分工,再由数量合理和专业素养合格的员工,在共享平台上基于影像资料在线完成所有共享作业。
企业集团建设生态共享,旨在通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体系将业财融合型财务管理理念落地,通过自动凭证、自动合并抵消、自动生成报表等信息手段解放财务人员、提高效率,向财务精益化管理转型,以全面预算为纽带融合各业务系统使财务系统成为企业主要信息的提供者和管控平台、分析决策中心。
生态共享以互联互通的业务系统、报账平台、资金系统和财务信息平台等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通过优化、升级、整合实现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
1、业财资税数字化生态圈
业财共享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企业集团业财资税数字化生态圈,由业务数据驱动财务、资金、税务数据,形成完整的财务信息;再根据业务需要,反馈财务信息,对业务的发生进行数据控制,形成企业内部数据生态闭环。
2、信息化架构总设计-双中心架构
基于业财资税数字化生态圈建设的理念建设设计了双中心系统架构,双中心架构由协同中心和数据中心构成。数据中心是数据规划、治理、挖掘、应用的平台,是数据传递的通道以及企业最佳实践的模型管理者和数据智能服务的提供者。数据中心为协同中心提供数据规划,管理协同中心的企业建模;协同中心作为企业生态协同运行的平台,为数据中心产生数据,用于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结果再给协同中心提供智能数据服务。两个中心互相作用,产生良性循环。
协同中心与数据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要点是:业务系统,负责业务管理及业务数据的采集,驱动财务信息;财务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生成及处理,反馈及控制业务数据;资金系统,负责资金统一支付;税务系统,负责增值税进销项管理;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管理规划、数据采集载体设计、数据分析挖掘及建模,支撑管理会计指标体系和管理报表,从而达到支撑管理层精准决策的目的。
3.信息化体系部署架构
一个共享门户、两级云平台、四层系统架构、六大应用体系。
一个共享门户:作为用户访问共享信息化的唯一入口,所有应用通过与门户无缝集成,实现单点登录、跨应用无障碍切换。
两级云平台:总体架构基于两级云平台部署方式,股份公司作为一级平台,局级单位作为二级平台,资源统一调度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快业务部署时间。
四层系统架构:采用云技术和虚拟技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架构分为共享服务层、应用层、基础服务层、资源层,层层依托,科学划分共同支撑企业管理运营。
六大应用体系:主数据管理、业务管理应用、财务共享应用、资金管理应用、报表管理应用、经济运营分析运用。其中主数据管理应用为一级架构,由股份公司统一建设,集中部署。
(二)应用价值
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释放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改变传统分散式组织管理存在的管理职能重复、业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可支撑公司的战略,提升财务管控能力,推动财务人才结构的转型,提升财务效率。
1.先进性:
标准化的业务数据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形成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为企业管理层精准决策提供依据。
固化的内控管理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先付资金、后补手续,先支出、后审批”现象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和风险把控能力。
将“分散独立核算”改为“集中统一核算”,改变了因政策理解有偏差、制度执行不统一、人员素质不均衡带来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核算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能够综合分析各类生产要素、资产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更有利于在全公司范围内配置资金、材料物资、机械设备、人员劳务等各种资源要素,加快周转流动,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数据资产应用
数据资产应用是数据建设的最终目标。基于业财融合产生的优质数据资产,自动生成财务报表、管理报表;根据数据资产的应用要求不断优化数据采集;根据管理需要进行分析建模;通过数据资产挖掘、建设风险库进行风险管理;建立数据中心,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支持。
3.信息化系统建设效果
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最终达到如图所示效果:
规模效应:通过将大量基层单位的会计运营工作集中到一个机构中,实行会计处理的规模化“生产”;
集中效应:将对所有基层单位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
扩展效应:除了依托自身带来的规模效益和集中效应,还能带来提升集团管控水平的扩展效应;
聚焦效应:能够将传统模式下的各类财务工作和财务相关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将统一的交易规则、业务流程和控制节点固化到信息系统。
(三)典型案例
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开展建设的工作单位达到了40家,占比达到了85%,还有15%的单位没有开展建设。其中已经挂牌的单位有中铁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十局、中铁建工、电气化局、隧道局、大桥局、武汉电化局、大桥院、北京局、上海局、广州局、物贸集团等单位,2018年将实现中国中铁的共享建设全覆盖。
区域共享情况如下:北京区域包含股份总部、七大投资集团、物贸六院等;华中区域包含中铁大桥局、武汉电化局、大桥院等;华南区域包含中铁隧道局、广州局等;西南区域包含二局、八局、二院和科学院。
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建立了如下业务板块:物资贸易板块、国际业务板块、投资业务板块、工业制造板块、房地产板块、设计咨询板块和基建建设板块。